编程可以使得孩子由游戏的使用者变成游戏的开发者,用数据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对孩子锻炼很多形成思考模式、做事视角,帮助极大。
而在孩子小学阶段,课业负担不太重,思维也快,正是锻炼孩子学习编程、锻炼思维的最佳时期。
编程对其他学科提升有很大帮助,包括数学、物理、在这过程中提高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注意力等,这些对于构建其他学科的思维帮助特别大,提高孩子的综合学科能力。
但还是要区分清楚孩子在电脑上玩什么,是在自己制作程序,还是在玩游戏?如果是制作程序,研究编程,这种时候家长的鼓励与陪伴至关重要。可以帮孩子记录他的编程学习情况和进展,或者一起讨论题目,有时候一些不经意的提醒或许会成为启发孩子的灵感。编程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有时灵机一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仅让孩子获得力量,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如果他是在电脑上玩游戏,也是孩子属于放松心情的一种形式,家长可以合理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对于沉迷游戏,任何家长的担心都是在理的,但如果能够及时引导,这种对游戏的兴趣就能转化为对其背后原理逻辑的思考,思考如何制作一款游戏,如何与计算机对话,如何将想象力转化为创造力。
大部分家长会认为,编程会让孩子太早的接触电脑而迷恋上电脑游戏。
其实,恰恰相反,编程告诉孩子们游戏是怎么开发出来的,游戏中的各种人物、场景、属性等都将会以它们最“原始”的样子展现在孩子们眼前。
孩子们的思想格局提高了,明白了程序员是怎么开发游戏的,让孩子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看待网络游戏,避免沉迷游戏。
爱玩游戏的孩子通常也会是编程的高手。香港不少学校都利用Scratch、Minecraft、Kudo等游戏式学习软件,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编程。
如果您的孩子因为沉迷于游戏而让您头疼,你可以让他学习少儿编程。
少儿编程一定会将他们从玩游戏寻找快乐转化为编写游戏来寻找快乐。编程是实现寓教于乐的最好的课程。